中科院低階煤先導專項任務“萬噸級低階煤高效分級液化制備油品關鍵技術及工業示范”通過現場考核
“萬噸級低階煤高效分級液化制備油品關鍵技術及工業示范”是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范”(簡稱:“低階煤”專項)的重要任務之一,萬噸級示范裝置于2014年7月實現了穩定運行,并在2015年進行了溫和加氫熱解工業示范運行。
4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在鄂爾多斯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中科合成油內蒙古有限公司對山西煤化所與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任務“萬噸級低階煤高效分級液化制備油品關鍵技術及工業示范”進行72小時連續運行數據審查認定。
項目負責人王建國所長結合國家煤炭利用現狀和要求介紹了“低階煤”專項和項目“低階煤高效分級液化制備油品關鍵技術及工業示范”規劃的任務目標和內容,楊勇研究員介紹了實施方案,郭強博士匯報了萬噸級裝置運行情況,吳建慧高工匯報了200萬噸分級液化工藝包設計情況。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關于該示范裝置建設、運行情況和考核準備工作的匯報,討論并檢查、確認了計量儀表、取樣分析方法、各項工藝指標計算方法的正確性與可靠性,確認考核方案符合現場考核的通知要求,對萬噸級低階煤高效分級液化制備油品關鍵技術裝置中的“流化床煤干燥技術”、“低階煤漿態床溫和加氫熱解技術”、“全餾分煤焦油漿態床溫和加氫處理技術”運行結果進行考核,并對采用本技術完成的“低階煤高效分級轉化成套技術”工藝包進行審查,形成意見如下:
一、 漿態床溫和加氫熱解裝置、流化床煤干燥裝置、全餾分煤焦油漿態床溫和加氫處理裝置均連續滿負荷穩定運行超過72小時,計量、分析準確,符合化工工業裝置考核的要求。
二、 漿態床溫和加氫熱解技術特點是實現了低階煤直接加氫液化過程操作條件的溫和化,工程化難度小,投資低,裝置安全可靠,操作控制靈活;煤轉化率高,油收率高,技術指標先進;過程負荷調節靈活、適應能力強,工業化放大后,單臺反應器產油能力可達75-80萬噸。
三、 流化床煤干燥技術特點是實現了煤化工過程低品位蒸汽的高效利用,煤中水分實現了大幅回用,有利于降低煤轉化過程的水耗,過程操作條件溫和,流程簡捷、投資低,工藝指標先進,裝置安全可靠、操作控制靈活;干燥后煤中水含量低,有利于提高后續氣化或加氫液化的效率。
四、 全餾分煤焦油漿態床溫和加氫處理技術突破了傳統煤焦油加工的技術理念,實現了反應條件的溫和化和流程的簡化。
五、 工藝包中采用原煤溫和加氫熱解制中間油品、熱解殘渣配煤氣化制氫/合成氣、合成氣經費托合成轉化制中間油品,制得的中間油品經產品聯合加工制高品質汽油和柴油,實現了煤炭的高效分級轉化和產品方案的拓展。
自主開發的低階煤高效分級液化制備油品關鍵技術突破了傳統直接液化的技術理念,是目前世界上反應條件最為溫和的煤炭直接液化技術。本次現場考核的順利通過,標志著加氫熱解技術在萬噸級裝置上得到充分驗證,技術指標先進,可作為進一步項目的基礎設計依據,為中國儲量豐富的低階煤實現高效潔凈轉化提供了全新技術,為技術產業化奠定扎實基礎,對解決我國低階煤的高效轉化,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節能減排,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專項辦)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