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綿恒副院長赴山西考察
10月11日-12日,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恒帶領院高技術局局長田靜、副局長劉桂菊、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籌備組組長封松林、副組長孫予罕、院清潔能源技術發展中心主任黃偉光等一行九人來晉考察。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會見了江綿恒一行。山西省省長王君、省政府秘書長王清憲陪同參加了10月12日的考察活動。山西省副省長牛仁亮、省政府副秘書長崔國紅、發改委主任李寶卿、科技廳廳長廉毅敏、環保廳廳長劉向東,山西煤化所所長王建國、副所長蔡榕、煤炭間接液化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李永旺,潞安集團董事長任潤厚等全程陪同考察。
10月11日,江綿恒一行重點考察了采用山西煤化所自主知識產權煤炭間接液化技術建設的山西潞安礦業集團16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工業示范項目。該裝置從2009年7月10日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產出合格油品后一直連續穩定地運行,為百萬噸級產業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潞安集團董事長任潤厚介紹了潞安集團以煤基合成油為基礎煤化工多聯產低碳排放示范項目建設及發展情況。潞安煤油化循環經濟園區主要包括800萬噸/年現代化礦井及配套模塊洗煤廠、2×135MW的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新型建材廠、20萬噸/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以及300萬噸/年焦化項目、瓦斯抽采和下組高硫煤項目、18萬噸/年合成氨和30萬噸/年尿素項目。
江綿恒指出,今天看到的不僅是煤變油技術轉化成為了生產力,對這個轉化的過程我們有了親身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以后地方經濟和企業的發展,非常振奮。能夠和國家經濟發展、地方經濟發展、企業發展融合在一起發展,是中國科學院工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茖W技術真正轉化為生產力,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光靠中國科學院是不能完成的,必須和國民經濟主戰場結合起來,必須和地方、必須和企業一起來完成這個使命。煤變油技術在潞安的轉化是一個非常鮮活的典型事例,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創新的活力在地方,創新的動力在企業,有了這兩條,中國科學院的發展才有目標和方向。江綿恒還從能源生產、能源分配、能源應用三大板塊分析了能源建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并介紹了中國科學院在能源領域新的研發部署。江綿恒表示中國科學院將全力配合潞安集團推進300萬噸/年煤基合成油項目,共同發展、共同為國家做貢獻。
牛仁亮指出,江院長的講話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能源戰略課,對山西省能源、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山西省要把300萬噸煤基合成油產業化項目,作為低碳經濟、清潔經濟案例,完善、提升,爭取做到國際一流。
10月12日,江綿恒一行考察了山西煤化所中試基地,參觀了灰熔聚流化床加壓粉煤氣化中試平臺、高性能碳纖維平臺、低碳醇合成技術中試平臺和煤炭間接液化國家工程實驗室,隨后聽取了王建國所長工作匯報。
江綿恒對山西煤化所在能源環境、先進材料和綠色化工三大領域的工作進展和今后的戰略設想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思路清晰、定位準確。江綿恒指出,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山西煤化所合成油和碳纖維兩大項目成績突出,成為了中科院創新工程亮點。山西煤化所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比較清楚,但如何達到這個目標,任重而道遠。一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磕壳?00多員工以及300多研究生是不夠的,要把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培養更多的領頭人。二要發揮優勢,加強平臺建設。中國科學院是國立研究機構,要完成這些工作必須加強平臺建設,想盡一切辦法,從院內外、國內外爭取更多資源。平臺建設好了競爭壁壘才會高,合成油就是范例。三要關注前沿部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煤化所能走到今天是堅持不懈得來的。四要珍惜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機遇,回報地方。要充分利用山西的有利資源,堅持不懈、不動搖地和地方、企業合作,真正把科學技術變成生產力。五要有走出去的思想準備。不僅要把目光放在山西、全國,還要走向世界。16萬噸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的進展證明我們一路走來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們已經看到了與地方、企業合作的重要性,看到了國家創新體系的模式。
王君對中科院多年來對山西工作的支持和關心表示感謝。他指出,建所50多年來,山西煤化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在煤化工、碳纖維方面成績很大,我們要充分看到這一點,但同時也要看到研發成果走出去還有很多后續工作要做。山西的經濟發展要靠科技的支撐,科技的創新,山西省政府相關部門要與山西煤化所配合,結合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山西煤化所的高新技術在山西逐步轉化為生產力?! ?
?。ㄚw曉紅/報道 李晶平/攝影)
![]() |
![]() |
![]() |
![]() |
![]() |
![]() |
附件下載: